当前位置:首页 > 养生知识 > 季节养生 > 冬季养生 > 东南西北话冬季食补

东南西北话冬季食补

2022-12-20稿源:食疗网
中医食疗学一贯以来都提倡食疗食补须“因人、因时、因地而异”。北方干冷、南方潮热、东部湿重、西部风大。因此,不同地方的人就要选择不同的冬季进补方式。

东部湿重,冬季食补宜温补

东部地区冬季进补要以温补的鸡肉、鸭肉为主。还要特别提到的是,由于地理位置沿海,当地人多喜欢吃鱼。鱼是热性较重的食物,吃时最好搭配些能中和其热性的食物,如豆腐、腐竹、芦笋等。推荐:芦笋鸡汤、大米燕麦粥。

南方潮冷,冬季食补需利湿

气温虽然较夏天有所下降,但却不会很冷,因此,南方人应以温补为主,鸡肉、鸭肉、猪肉性温,都比较合适。南方较潮,最好多吃些有利湿作用的食物,如冬笋、竹笋、秋藕等。冬天补肾,南方人不需要选择板栗那样抗寒效果较强的,枸杞相对更合适。煮粥方面,南方以大米为主,再配些利湿的粗粮即可。推荐:腐竹老鸭汤、大米薏仁粥。

西部风大,冬季食补宜润补

西北地区风大干燥,“热补”外还需特别注意“润补”,即多吃润肺的食物,百合、藕、杏仁、白果、银耳、木耳等甘润生津,都是不错的选择。四川、湖南、湖北等西南地区的人习惯吃辣,也是因为当地湿气较重,冬季进补时,不妨按习惯多放点生姜、辣椒调味。推荐:冬瓜羊肉汤、高粱小米粥(西北)、竹笋排骨汤(西南)。

北方干冷,冬季食补需热补

因为天气寒冷,身体需要“热补”,所以最好选择羊肉这样的大温大热之品;总的来说,北方不仅冷而且干,可以在炖汤时加入萝卜、白菜等”滋润”的配菜。天一冷,人们出汗就少,不妨在做菜时加点生姜,有助散寒发汗。板栗兼有抗寒和补肾的作用,很适合冬天进补,单吃或做菜均可。此外,小米养人,做粥最好。推荐:萝卜羊肉汤、小米粥。

  • 大家还在看
  • 冬天手脚冰凉是病吗?

    冬季来临,许多人面临手脚冰凉的困扰。本文深入探讨手脚冰凉的原因,包括阳虚体质、气血不足、甲状腺功能减退等,并提供中医调理和生活方式改变的实用建议,帮助改善冬季手脚冰凉现象。

    2024-12-30
  • 冬至吃饺子的食品安全指南:从选购到食用的全方位提示

    冬至时节,家家户户共享热气腾腾的饺子,但如何确保这一传统美食的安全与卫生?本文提供全面的选购、储存、自制和烹饪指南,助您享受美味同时守护健康。

    2024-12-20
  • 冬季温补首选炖羊肉

    冬季吃炖羊肉御寒温补最有效。天寒地冻宜养精蓄锐,民间素有冬季温补的习俗。此时通过食用一些具有温补食疗功效的食物来补益身体、抵御寒冬,其中首选要数炖羊肉了。

    2023-02-02
  • 中国传统节日小年习俗之饮食篇:小年吃什么传统食物

    中国传统节日小年吃什么?小年风俗中的食物,跟祭灶息息相关。小年吃的传统食物,比较知名的有灶糖、饺子、年糕,这几种小年传统食物,你都吃过吗?

    2023-01-14
  • 小年为什么分南北,为什么南北方小年不同一天

    北方的腊月二十三是小年,南方则是二十四。为什么南北方小年不同一天?总体来说,南北方小年差一天,与古代历法、地区习俗的吃异性有关。

    2023-01-14
  • 为什么冬季食补更重要?

    人们常说冬季最宜进补,为什么冬季食补更重要? 俗语说,“三九补一冬,来年无病痛”,冬季适当进补可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。

    2023-01-12
微信扫一扫
查看传统中医食疗学
养生知识
中医食疗学微信公众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