喝水也会中毒?没错。在一般人的印象里,多喝水并不是坏事,尤其是在烈日炎炎的夏天。但如今有专家提醒,干渴得难受,或在运动、劳作出汗之后大量喝水而又没有适当补充盐分等,很容易导致“水中毒”,在极端情况下,甚至会致死。
什么是水中毒
水中毒又称水过、水潴留性低钠或稀释性低钠血症,是指水摄入量超出人体排水量的能力,以致水在体内潴留,引起血液渗透压下降和循环血量增多的病理现象。大汗之后,汗液中的钠盐等随汗液丢失很多,如果此时大量饮水而又没有适当补充盐分等,血液被大量的水稀释,渗透压降低,水就会通过细胞膜渗入细胞内,致使细胞水肿就会发生“水中毒”。
水中毒的症状
急性水中毒时,由于脑神经细胞水肿和颅内压增高,故脑症状出现最早而且突出,可发生各种神经精神症状,如凝视、失语、精神错乱、定向失常、嗜睡、烦躁等,并可有视神经乳头水肿;严重者可因发生脑疝而致呼吸,心搏骤停。轻度或慢性水中毒患者,发病缓慢,病状常不明显,多被原发病的症状、体征所掩盖,可出现低盐综合症表现,即嗜睡、头痛、恶心、呕吐、软弱无力等症状。
水中毒的危害
水中毒对人体损害很大,特别是对大脑细胞的损害较重,因为脑组织固定在坚硬的颅骨内,一旦脑细胞水肿,颅内压力会增高,因此出现一系列的神经刺激症状,如头痛、呕吐、嗜睡、呼吸及心跳减慢,严重者还会产生昏迷、抽搐甚至危害生命。
水中毒怎么办
水中毒后首先要严格控制进水量,轻症水中毒患者在暂停给水后即可自行恢复。也可以喂入大量豆浆,使胃中的盐卤与豆浆发生作用,生成豆腐,可解除盐卤的毒性。如果没有豆浆时,先灌入米汤,再灌入温开水,用手指刺激患者的咽后壁,进行催吐洗胃,反复数次。对于重症急性水中毒患者,应立即送医院进行抢救。
如何防水中毒
要避免水中毒,必须掌握好喝水的技巧。一是要及时补充盐分,以补充汗液带走的无机盐及防止电解质紊乱;二是喝水要少量多次,每次100毫升到200毫升为宜,切忌猛喝;三是避免喝“冰水”,大量冷水容易引起消化系统疾病,喝10℃左右的淡盐水比较科学,既可降温解渴,又不伤及肠胃。
一般来讲,水中毒的机率是极其低的,只要科学饮水,是完全可以防止和避免水中毒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