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 > 养生知识 > 健康资讯 > 罕见!江苏确诊一例“Q热”:可保持长达几个月的感染性

罕见!江苏确诊一例“Q热”:可保持长达几个月的感染性

2025-01-08稿源:食疗网
Q热是一种由Q热立克次体(又称贝纳柯克斯体)感染后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性疾病。最早于澳大利亚的肉类加工者中首次被发现,因当时发病原因不明,故称该病为Q热。

近日,江苏常州的一名男子在从非洲回国后,出现了反复发热、咳嗽、乏力以及四肢肌肉酸痛的症状,并伴有心慌、胸闷。

这一不寻常的病症引起了他的重视,随即前往江阴市人民医院就诊。

经过细致的诊断,医生确诊该男子感染了贝纳柯克斯体,即患上了Q热。

这一事件引发了社会对于Q热这种罕见传染病的关注:

Q热是什么病?

Q热是一种由贝纳柯克斯体(又称Q热立克次体)引起的自然疫源性人畜共患病。

这种病原体在自然界中广泛传播,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很强,甚至在极端环境中也能保持长达几个月的感染性。

Q热的主要传染源是受感染的动物,如狗、羊、牛、马等,它们的尿液、粪便和羊水中都可能含有贝纳柯克斯体。

我国大多数省市自治区已证实有Q热发生

我国1950年首次出现Q热病例;1963年四川雅安、1965年云南昆明、1968年西藏阿里地区暴发人Q热;迄今我国大多数省市自治区已证实有Q热发生。

Q热的易感因素包括:①性别:有症状患者中,男:女=2.5:1 ;②年龄:有症状患者中,>15岁多;③妊娠:因DCs活性受抑制、IL-10产生增多;④遗传易感性。

人类感染Q热后,症状多样且可能严重

急性Q热起病急骤,患者可能会出现高达39-40℃的高热,并伴有恶心、呕吐、剧烈头痛、全身酸痛等症状。

此外,还可能引发肺炎、肝炎等并发症。

慢性Q热则表现为持续或反复发热超过半年,主要涉及心内膜炎和肝炎,严重时可能导致心脏瓣膜病变、肝脾肿大等。

Q热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呼吸道传播和接触传播

呼吸道传播是最主要的途径,病原体可以通过受污染的空气或尘埃进入人体。

接触传播则是指通过与病畜或蜱粪直接接触,或饮用被污染的水和奶类制品而感染。

预防Q热的关键在于加强个人卫生和饮食卫生

要避免接触受感染的动物和其排泄物,不食用生奶及不熟的肉制品。

若饲养家畜,应对家畜分娩期的排泄物、胎盘及其污染环境进行严格消毒处理。

同时,要做好防蜱灭鼠工作,消灭传播媒介。

对于从事饲养业、屠宰、兽医及防疫等相关工作的人员,建议接种Q热疫苗以预防感染。

请注意,以上信息仅供参考。如出现类似Q热感染症状,请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旅行史和接触史,以便进行准确的诊断和治疗。

  • 大家还在看
微信扫一扫
查看传统中医食疗学
养生知识
中医食疗学微信公众号